儿子不懂拒绝,我用这招帮他摆脱困扰( 二 )


米粒跟小昆是一路玩到大的好朋友 , 米粒妈在《现在的小男孩都是这样交朋友的吗?》里写过他俩的前世今生 。
在米粒的意识里 , 别的朋友有的 , 最好的朋友也一定要有 , 不然怎么能算最好呢?
儿子不懂拒绝,我用这招帮他摆脱困扰
文章图片
面对朋友的要求 , 孩子也陷入“不会拒绝不懂拒绝”的困境 。
他们心里的想法跟我们是一样的 , 怕朋友不开心 , 不好意思说不 , 也或者脑子里就没有”拒绝“这两个字 。
在美国心理咨询师哈丽雅特·布莱克写的《取悦症》一书里 , 她把不敢拒绝别人的人称为“看管人性格障碍” , 也就是取悦症 。
她认为 , 不敢拒绝的人有3种类型 , 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 , 就是“好人” 。
第一类是认知型好人 。 让每个人都喜欢自己 , 是认知型好人努力的目标 。
顾名思义 , 认知型好人的问题出在认知上 , 他们把苛求的规则、严厉的批评和完美主义的期待强加给自己 , 还渴望得到普遍的认可 。
第二类是习惯型好人 。 他们会为了照顾别人的需求而牺牲掉自己的需求 。
他们为别人付出很多 , 几乎从来不说不 , 也很少麻烦他人 , 这些习惯让他们疲于应付 , 压力山大 。
第三类是情感逃避型好人 。 因为担心决拒绝他人可能引起的愤怒和冲突 , 所以用取悦的方式逃避这些可能的后果 。
也正是因为用取悦他人来逃避情感 , 所以更不擅于处理冲突和应对愤怒 , 导致更深的恐惧 。
儿子不懂拒绝,我用这招帮他摆脱困扰
文章图片
不管是因为认知、习惯还是情感 , 不敢拒绝都是一种“病态” , 让人生理和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压力 。
米粒妈想起电视剧《女心理师》里不懂拒绝的职场老好人小莫 。
他冒着大雨 , 给同事们带咖啡奶茶;为了参加同事聚餐 , 他大费周章去理发 , 被托尼忽悠办了5000的卡 , 结果同事聚餐换地方却故意不通知他 。
小莫无意中听到同事们在商量下班后的狂欢 , 满心欢喜等待邀约 , 却只能孤零零回家 。
坐在出租车上满心失落 , 面对同事提出让帮忙做PPT的要求 , 却不自觉回复“好的” , 调头回单位加班 。
小莫是3种取悦症类型的集合 , 他担心引起冲突 , 他习惯照顾旁人忽略自己 , 他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
因为认知、习惯和情感的错误导向 , 让他不敢说“不” , 久而久之 , 就陷入一个怪圈:生活一团糟 , 却又似乎无药可解 。
儿子不懂拒绝,我用这招帮他摆脱困扰
文章图片
走出不敢拒绝的怪圈
不懂拒绝的人 , 不是突然之间变成这样的 。 很多人在童年时期就埋下了种子 。
比如 , 孩子不愿意把心爱的玩具分享给别人玩 , 有家长就会说孩子小气抠门 , 不懂分享 。
强势的家长还强制孩子必须分享 , 做个有大格局的孩子 。
从分享这一件小事上 , 孩子看到的就是 , 为了别人我可以放弃自己的需求 , 拒绝别人是不好的 。
《女心理师》里的小莫 , 在心理师贺顿的建议下 , 开始做行为实验 , 尝试拒绝 , 看看事态会不会变成自己想象的那样 。
小莫拒绝了同事很多次 , 只有一次让他感觉很糟糕 。 这一次的糟糕让小莫对拒绝产生了抗拒 。
心理咨询师的启发下 , 小莫找到了自己行为的原因 。
他小时候曾经在学校被同学暴力对待 。 他回家告诉了父母 , 可爸爸说同学在跟他开玩笑 , 妈妈说是因为他自己不够好 , 所以才不被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