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语保者的自我陈述( 四 )


“濒危汉语方言调查”这项课题已经完成 , 吴伟军仍然在“语保”的路途上跋涉 。
2016年 , 语保工程贵州汉语方言项目启动 , 吴伟军被邀请参与到这项课题中来 。 她带领学生组建团队 , 除了前往晴隆县进行田野调查 , 贵阳、金沙、平塘、瓮安、玉屏等地 , 也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 从2015年至今 , 她的“语保”诗篇谱写行动一直没有停止过 。 吴伟军比谁都清楚 , 不去走、不去看、没有股子倔劲 , 是做不好这门“研究说话”的学科的 。
吴伟军记得自己读博士的第二年 , 母亲生了一场大病 , 短短几天 , 母亲变得陌生 , 谁也不认识 。 得知消息后 , 吴伟军心急如焚请假回到家 , 带着母亲去医院看病 , 医生疑为“阿尔茨海默病” 。 吴伟军心存疑虑 , 带着母亲四处求医 , 最终确诊为大脑脱髓鞘缺血引起的暂时性失智 , 对症下药地治疗后 , 母亲住院一个多月后 , 慢慢好了起来 。
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炼 , 关于“不能放弃的事情、一定要做的事情” , 吴伟军现在对两种说法有了更多的定义 。 带好学生、上好课是一定要做的事情 , 经营自己的家庭是一定要做的事情 , 继续走到田野里去 , 去观察那些形式不一的方言是不能放弃的事情 。 实际上 , 在多年的田野调查过程中 , 吴伟军看到了生活的烟火气和更多可能性 。 行走调查的过程 , 也是认识许多不一样的人生的过程 , 疾苦的、心酸的、勤劳的、勇敢的 , 这些不同的生命组合在一起便成了生活的形态 , 每一个都如此独特 。 吴伟军想 , 自己也是那生活形态中的千万分之一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