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远离多巴胺,靠近内啡肽( 二 )


可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 , 你预支的满足 , 都需要加倍的痛苦来偿还 。
媒体人古典曾分享过自己的创业经历 。
当时他已经有份轻松且高薪的工作 , 却时常在安逸中感到不安 。
怕被这种舒适生活“捧杀”的他 , 决心辞职下海主动受虐 。
遇见难搞的甲方 , 通宵熬夜修改方案;不熟悉的领域 , 放低身段从头学起 。
尽管吃尽闭门羹 , 受尽为难 , 他还是一一扛过 , 成了知名商业教练 。
如今 , 他在擅长的领域活得忙碌且快乐 。
平坦大道好走 , 爬坡小路难行 , 但选择后者 , 你才有机会去山顶见识更美的风景 。
就像亚里士多德讲的:在追求快乐上 , 和动物相比 , 人追求的快乐应该更高级和伟大 。
多巴胺快乐门槛极低 , 轻易走进去 , 只会落入欲望的泥潭 。
内啡肽快乐门槛看似很高 , 但你一步一步爬上去 , 却能收获安定的内心、更好的自己 。
因为只有经过刻苦努力获取的快乐 , 才能让人不怕失去、心安理得 。
人到中年:远离多巴胺,靠近内啡肽
文章图片
03最高级的自律:远离多巴胺 , 靠近内啡肽 。
《欲罢不能》一书曾列举了人会上瘾的因素:
诱人的目标、积极的反馈、未解决的紧张感等 。
比如只要朋友圈发几张精修图 , 就能在点赞中感受到外界友好的反馈;
工作压力太大了 , 但通宵追剧就能暂时忘忧……
但用多巴胺快乐麻痹自己 , 只会让我们日复一日 , 不再努力 , 还要忍受内心的焦虑 。
想要转换到内啡肽的赛道上 , 你需要极致的自律与可实操的方法 。
1.计划性地忙起来 , 用微习惯获取内啡肽
我们的大脑天生喜欢偷懒 , 当诱惑来临 , 潜意识会诱导你沉迷于低级娱乐 。
明白这一点 , 就不能一刀切式地拒绝多巴胺 , 而是要刻意练习用一个个微习惯获取内啡肽 。
比如 , 玩1小时手机 , 起来做30分钟瑜伽;打两把游戏 , 去健身房撸撸铁 。
用计划性的忙碌逐步替代无目的性的沉迷 , 就会不断获得更多的内啡肽 。
2.人为增加获取爽感的成本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 , 她说她为了不刷视频 , 把相关app全删了 。
起初浑身难受不自在 , 后来她干脆手机一丢 , 干家务、做运动、读书 。
这种人为地增加获取爽感的成本 , 反而让她收获了满满的高级快乐 。
正所谓不舍不得 , 断了多巴胺的后路 , 自然能踏上追求内啡肽的道路 。
3.克制欲望 , 生活越简单越快乐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 在笼子里挂盏灯 , 灯一亮就给猴子喝果汁 。
重复多次后 , 猴子们没心思干别的 , 整天盼着亮灯 。 看灯亮了 , 又希望果汁能多给一点 , 结果果汁毫无增加 , 猴子们在失望中变得烦躁难安 。
欲望操纵下的快乐 , 最终会成为一种折磨 。
作家宋默曾说:
我们往往进入这样一个怪圈:总以为得到了某些向往已久的东西 , 就会安定、满足了 。
可真得到之后却觉得不过如此 , 更大的欲望立刻接踵而来 , 人也越来越累 。
真正的快乐 , 绝不是被欲望控制的低级消遣 , 而是更高级的享受 。
人到中年:远离多巴胺,靠近内啡肽
文章图片
04
回到开头的问题 , 罗翔是怎么选的呢?
他说:所有的爽都是瞬间的东西 , 人类真实的快乐是恒久的努力 。
刷视频、熬夜是很开心 , 但你为什么在这种开心中越来越恐慌?
相反地 , 当你明明不想动 , 还坚持去健身;明明很累 , 还爬起来去学习;明明想躺平 , 还坚持把工作干好 , 却能感受一种心安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