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卫星看中国:减碳节能的中国贡献

过去十年,中国人改造荒原、减碳节能、改善民生,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新华社制作了四期《卫星看中国》图文故事,让你从高空俯瞰这个变化中的东方国度 。今天是第三期——《减碳节能的中国贡献》 。

CHINA|卫星看中国:减碳节能的中国贡献
文章图片

地点:中国
解读:
这是根据“归一化植被指数”制作、反映中国2000年到2021年植树造林变化的一张卫星图片 。美国航天局数据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 。
美国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拉玛·内玛尼说,在观测到地球绿化面积增加后,研究人员最初以为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等环境因素促进了植物生长,但对卫星数据的分析显示,人类的绿化活动也有巨大贡献 。(新华社采访人员周舟)
青海绿色产业发展园区

CHINA|卫星看中国:减碳节能的中国贡献
文章图片

地点: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
解读:
这是一个集光伏、风力发电和工业加工制造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其新能源发电区分为光伏发电园和风力发电园,分别位于恰卜恰镇城区以南的塔拉滩和以西的切吉滩,规划总面积4609.6平方公里(光伏发电园609.6平方公里,风力发电园4000平方公里) 。
这里是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6.680, 0.19, 2.93%)生态发电园,也是目前全球一次性投入最大、单体容量最大、集中发电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群 。
园区内光伏、风电、光热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到2046万千瓦 。按现有新能源装机容量计算,每年节约标准煤736.96万吨,减排烟尘941.46吨、二氧化碳2237.2万吨、一氧化碳1974万吨、二氧化氮84750吨 。(新华社采访人员解统强)
如东海上风电场

CHINA|卫星看中国:减碳节能的中国贡献
文章图片

地点: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
解读:
近1200台风机矗立在黄海壮阔的海面上,日夜不停迎风摇曳,源源不断“吸风吐电” 。
作为亚洲地区首度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海上风电场,如东H6、H8、H10柔性直流海上风电场今年已累计并网发电超4亿千瓦时,相当于可节约标煤16.3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万吨 。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可支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接入,即通过对风力发电的全方位控制,使风力发电间歇性的特点不扰乱电网,就像在电力系统中接入一个完全可控的“水泵”,精准地控制“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流量,弥补了常规直流输电只能控制“水流”方向 的局限性 。(新华社采访人员何磊静)
雄安高铁站

CHINA|卫星看中国:减碳节能的中国贡献
文章图片

地点:河北省雄安新区
解读:
2020年底建成投用的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建筑面积47.52万平方米,巨大的椭圆形屋顶则是一座光伏电站,铺设了4.2万平方米光伏建材,年均发电量可达580万千瓦时 。
从高空俯瞰,毗邻白洋淀的雄安站就像荷叶上的一滴露珠,颜色使用蓝色渐变色,寓意“清泉源头,风吹涟漪” 。(新华社采访人员高博)
神华国能锦界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

CHINA|卫星看中国:减碳节能的中国贡献
文章图片

地点:陕西省榆林市
解读:
这里是年产15万吨的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也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燃煤电厂碳捕集示范工程 。工程已于去年6月底竣工投入试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