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幸幸聊奇闻|白塔寺、戚公祠、炼丹井……于山弹丸之地,福州城市历史


杨幸幸聊奇闻|白塔寺、戚公祠、炼丹井……于山弹丸之地,福州城市历史
文章图片
杨幸幸聊奇闻|白塔寺、戚公祠、炼丹井……于山弹丸之地,福州城市历史
文章图片
杨幸幸聊奇闻|白塔寺、戚公祠、炼丹井……于山弹丸之地,福州城市历史
文章图片
杨幸幸聊奇闻|白塔寺、戚公祠、炼丹井……于山弹丸之地,福州城市历史
文章图片
【杨幸幸聊奇闻|白塔寺、戚公祠、炼丹井……于山弹丸之地,福州城市历史】
杨幸幸聊奇闻|白塔寺、戚公祠、炼丹井……于山弹丸之地,福州城市历史
文章图片
杨幸幸聊奇闻|白塔寺、戚公祠、炼丹井……于山弹丸之地,福州城市历史
文章图片
杨幸幸聊奇闻|白塔寺、戚公祠、炼丹井……于山弹丸之地,福州城市历史
文章图片
杨幸幸聊奇闻|白塔寺、戚公祠、炼丹井……于山弹丸之地,福州城市历史
文章图片
杨幸幸聊奇闻|白塔寺、戚公祠、炼丹井……于山弹丸之地,福州城市历史
文章图片

于山虽然只是一个弹丸小丘 , 然而山上寺院、佛塔、祠堂、亭榭、山房、楼阁、曲栏、奇石、古树、崖刻、公园、平台一一具备 , 自然风光与人文古迹并存 , 神话传说与历史遗址共处 , 几乎是一部浓缩的城市史籍展览 , 游览其间有目不暇接之感 , 令人流连忘返 。
定光塔寺 , 俗称“白塔寺” , 坐落在于山西麓 , 为宫殿式建筑 。 唐天祐二年创建 , 现存寺庙是清道光年间重建 。 三大殿:天王殿、毗卢殿和法雨堂 。 大殿左右为华封堂、方丈室、客厅、僧舍 。 法雨堂曾是近代思想家严复读书处 。
寺旁为著名的白塔 。 这座白塔始建于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 , 原名报恩定光多宝塔 , 是闽王王审知为报父兄教养之恩而建 。 传说在辟基时 , 发现一颗光芒四射的宝珠 , 所以取名定光塔 。
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该塔曾被雷火焚毁 , 1548年重修后 , 高41米 , 七层、八角 , 外敷白灰 , 故名为“白塔” , 与乌山的乌塔呼应 , 成为福州地标建筑 。
从定光寺长廊中段的月门穿出 , 一墙之隔的幽静庭院是戚公祠 , 戚公祠院门外有一座古朴的石塔 , 这是文光宝塔 , 系七层八角的石构实心塔 , 第一层门额上题有“文光宝塔”四字 , 每层八面均雕刻佛像 , 造型古拙 , 气魄雄伟 , 是福州仅存的文风塔 。
万象亭矗立于平台之上 。 亭呈方形 , 原建于宋代 , 在府治内 , 后移建今址 。 辛弃疾任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期间 , 曾于重阳节在亭上作《西江月》词 。 亭周围环境清幽雅静 , 岩石重叠成趣 。
戚公祠为纪念戚继光率兵支援福建抗倭而建 。 以砖木结构 , 三面复墙 , 外墙砖砌 , 内墙竹木混合 , 宽15.5米 , 共3间 。 单檐歇山顶 , 檐出挑3米为前廊 , 地面花格斗底砖 。 内祀戚公戎装像 , 陈列战袍铠甲、行军干粮(俗称“光饼”)等 。
祠厅东侧怪石叠垒 , 悬岩壁立 , 其中有一长形巨石 , 如榻如床 , 在东侧石壁上镌刻着“醉石”二字 。 据说嘉靖四十一年 , 戚继光援闽抗倭 , 三战三捷得胜归来 , 福州官绅在这里为其设宴庆功 , 戚继光兴尽畅饮 , 醉酒踏月 , 见此处有一石如“仙人床” , 遂倦卧其上 , 沉沉而睡 , 后人感怀于此 , 勒“醉石”二字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