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中国还能出下一个苏炳添吗?( 二 )


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袁守龙在《体能训练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中介绍,美国田径协会从上世纪80年代就高度重视多学科攻关,聘请10名矫形外科与康复医学博士、8名生物力学博士、12名生理学博士、15名心理学博士、4名营养学博士、50个理疗师 。
团队采取分散和集中工作形式,每年进行全国性比赛数据收集,及时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数据分析报告;每年召开训练科学研讨会,专家团队和教练员、运动员面对面研讨并开展跟踪服务 。
当中国短跑界自认为条件禀赋不足,知难而退、消极气馁地面对比赛成绩时,“天赋异禀”的美国田径队已经从传统经验型训练向信息化、数字化、科学化训练转型了 。
苑廷刚说,如今苏炳添的成功就是十几年来国家田径队坚持“向科学训练要成绩”的结果 。
苏炳添的教练袁国强非常重视训练和科研,后加入的教练Randy Huntington,以及短跑运动员谢震业和韦永丽的现任教练Rana Reider都是美国著名的“科研型教练” 。
他们的整体训练思路是,以“冠军模型”为指导,通过高科技仪器和设备对运动员体能、技术、恢复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据此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进而恶补短板,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
【IT|中国还能出下一个苏炳添吗?】“短短100米,平均40~50步,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有适合运动员个体的科学的技术指标 。科学训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把每一位运动员的潜力挖掘出来 。”
苑廷刚说,“如果我们的技术足够精湛,完全可以弥补身体上的一点点先天差距,甚至过去传统认知里对运动员年龄、身高的刻板要求,都应该被丢掉 。”
把迅速、敏捷的孩子留在田径场
除了“向科学训练要成绩”,以及建设相应保障体系外,苏炳添等还在论文中提到了要注重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拔培养,特别是要通过多种手段扩大参与短跑训练的青少年人数,并不断创新训练方法以提高成材率 。
“目前田径运动员的培养,主要从小学开始,也就是从六七岁的时候开始进行系统训练 。但实际上,小学前的身体开发和运动能力开发决定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是否有潜力发展成一名运动员 。”郭建军在采访中谈道 。
郭建军表示,短跑运动速度是关键,而速度取决于步频和步长 。发展速度的第一敏感期大约在6~7岁,这是人体神经发育的关键期,也是速度发展的关键期;第二敏感期大约在13~14岁,主要是步长和肌肉力量的发展,这一阶段人的心肺功能、腿长等都有明显增加,对速度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如果能从早期更大范围地发掘青少年人才,那么,培养出一批优秀短跑运动员是可行的 。”
说到青少年运动员选拔培养,牙买加的例子更有代表性 。
牙买加几乎每个孩子都会被要求参加青年田径比赛,成绩优秀的孩子会一直受到关注,被招募到田径成绩出众的高中里,然后参加各种大赛,积累经验,得到奖学金 。
这就是“牙买加体系”——全岛化挖掘短跑天才 。让迅速、敏捷的孩子一直活跃在短跑运动项目中,可能就是牙买加统领世界短跑赛场的关键 。
“那么在中国,如果青少年运动能力开发成为一种社会文化,专业短跑训练成为很多孩子课业之余的兴趣选择,如果我们的社会环境真正以孩子的‘强健体魄和健康人格’为主流评价,而不是以‘考试和报班’为主流,又何愁下一个苏炳添不会出现呢?”苑廷刚说 。
《中国科学报》 (2021-08-06 第1版 要闻 _本文原题是为《中国还能出下一个苏炳添吗》)